关于开展中国农业大学共青团“为团发展献一策”强基赋能行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政治职责,进一步为基层团组织赋能,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校团委计划开展“为团发展献一策”强基赋能行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学校共青团工作中痛难点,构建“校团委统筹+二级团组织试点+成果模式推广”的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多项改革攻坚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团学工作新模式,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二、项目介绍

本次行动分四个方向设置七个项目,项目简介如下,详细介绍见附件1。

(一)基层活力激发

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建设“四型团支部”建设(规范型、传承型、特色型、活跃型)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升基层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团的组织力明显提升。为解决相关问题,特设置以下两个项目。

项目一: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提升

项目二:团干部能力进阶培养

(二)团学骨干培养

聚焦人才培养实效,着力优化团学骨干培育机制,精准搭建人才培养梯度,推动青年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学校共青团人才“蓄水池”注入源头活水。为解决相关问题,特设置以下两个项目。

项目三:青马工程、知行团校培养模式优化

项目四:青马工程、知行团校学员动能激发

(三)实践育人优化

立足实践育人成效,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推动育人效能提升,不断拓宽实践育人覆盖面。为解决相关问题,特设置以下两个项目。

项目五:社会实践成果转化赋能

项目六: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

(四)青年理论阐释

聚焦工作成果理论转化弱的现实问题,着力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成果理论转化成效。为解决相关问题,特设置以下一个项目。

项目七:共青团工作理论转化提升

三、申报条件

(一)以二级团组织为单位进行项目申报,申请人原则上为二级团组织书记,每个二级团组织书记作为申报人的项目不得超过1个,鼓励跨院申报;

(二)申报人须聚焦项目痛难,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三)每个项目完成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四、工作安排

(一)项目申报

各二级团组织根据附件1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申报。拟申请项目的各二级团组织须在4月30日前提交立项申请书(见附件2)至邮箱2024zy@cau.edu.cn。

(二)立项评审

校团委组织评审专家组开展立项评审工作,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是否立项,并公示。

(三)动态跟踪

校团委将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根据各项目设置的关键节点,考察其完成进度与实际效果,并提出指导意见。

(四)结项验收

校团委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开展动态结题验收,考核结果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划分。各项目应按照结项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并对有研究价值可推广的工作做法进行梳理,形成工作改革报告等。

(五)成果展示

校团委将对结项验收为“优秀”的项目,进行结项成果集中展示。对认识深刻、方法科学、效果良好、改革力强的项目给予奖励。

五、项目管理

(一)各项目的执行周期不作统一规定,将结合项目实施需求分类型设定,原则上项目执行不超过1年。对于通过立项评审的项目,校团委将提供一定经费支持。

(二)立项成功的各二级团组织要加强项目的统筹与管理,把握好工作项目的推进进度,确保达成项目的预期目标。

(三)各项目须以切实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切忌“纸上谈兵”,形成可示范推广的工作新模式。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邢雨凝 赵阳

联系电话:62736087 62737207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25年4月21日



附件1.中国农业大学共青团“我为发展谋新路”强基赋能行动项目介绍.docx

附件2.2025中国农业大学共青团“为团发展献一策”强基赋能行动项目申请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