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24 浏览次数:
各位同学:
为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深刻认识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对科创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机器人行业发展,推广普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大赛(以下简称营赛)。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青年网
二、参赛范围和赛事安排
全国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学校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报名,同时特别鼓励在本届"强农杯"创新竞赛科技发明制作赛道中获奖的团队踊跃报名参加。
赛制设置主体赛和专项赛,分为校赛、省赛、国赛三个阶段。
(一)主体赛。设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6个赛道。参加机器人作品可参照《机器人分类》(GB/T39405—2020)选择相应赛道。
1.校赛
作品提交(2024年6月24日-7月10日)。参赛者填写附件四《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大赛-作品申报书》,同时提交机器人作品的基本信息、实物图片及视频资料,详细说明技术创新点(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点)、应用价值和前景、成果转化可行性、相关证明材料等。以上所有材料打包成压缩包并以“机器人大赛+学院+姓名”命名发送至校团委创新创业部邮箱caukjcx@126.com。
选拔报送(2024年7月11日-7月18日)。学校对于国赛主体赛和专项赛共组织选拔不超过4件优秀作品,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后报送至北京团市委。
2.市赛(2024年7月19日-7月31日)。北京团市委汇总后,对作品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等级,择优参加国赛,原则上7月31日前完成推荐参加国赛作品的信息填报工作。
3. 国赛(2024年下半年)。推荐参加国赛的作品通过营赛申报系统(网址另行通知)填报作品信息。系统填报材料包括申请人信息、合作者信息、指导教师信息、作品基本信息(功能概述、主要技术指标、实际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作品所处阶段等)、作品展示材料(作品照片、作品视频、展示PPT、设计说明书,其中作品照片、展示PPT为必填)等,具体以系统填报为准。
全国组织委员会组织开展资格审查、材料初评、终审决赛。终审决赛于下半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入围终审决赛作品需进行现场布展并制作海报(具体时间、展板规格等另行通知)。终审决赛采取现场答辩方式,由评审委员会委员现场考察作品实物、质询作者,通过打分方式确定获奖等次。
(二)专项赛。聚焦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邀请机器人领域专家或企业出题。题目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二、三,赛事流程参照主体赛。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机器人作品应当具有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对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 义。
(二)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作品,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申报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作品、作者未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按照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专科组、本科组或者研究生组参与评审。每件作品参赛学生不超过8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
(三)进入终审决赛的机器人作品同时参加科技创新交流营。
(四)同一件作品不能重复参加主体赛和专项赛。
四、奖项设置
国赛参赛作品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以系统填报为准)。综合各省份、学校组织动员、活动参与、竞赛获奖等情况,对表现优秀的省级团委、学校、组织者等予以通报表扬。
五、交流营活动
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系列特色活动包括专题交流、科技研学、文旅宣推、公众开放日、项目路演、成果转化产业洽谈会、开闭幕式等。相关安排另行发布。
六、联系方式
1.校级联系方式
联系人:隋卓君 鲍鑫玙
联系邮箱:caukjcx@126.com
2.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北京) 010—62666728,15010594636
刘老师(日照) 0633—8780260,15288808649
联系邮箱:daxueshengjqr@126.com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
附件4: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大赛-作品申报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