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21 浏览次数:
为更好的发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作用,激励我校师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行、增长才干,结合本年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评奖评优与经费支持方案。
一、评奖评优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社会实践优秀的团队、个人和成果给予表彰,其中特别优秀的团队及个人将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暑期社会实践评奖评优。
(二)奖项设置和评奖程序
1.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1)推荐方法
本年度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面向所有团体项目评选,由各专项/学院推荐产生,学校推荐和学院推荐相结合。各专项/学院推荐项目数量总共不超过77个,其中前37个团队参加一、二等奖答辩,评选出优秀团队一等奖12个,二等奖25个。
(2)评审方法
优秀团队一、二等奖需经专项/学院推荐后进入线下统一答辩评选。答辩评审由校团委统一邀请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校内外专家教师组成评审小组,由评审小组根据项目答辩情况进行评分,确定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团队。
优秀团队三等奖由各专项/学院推荐,评选小组复核同意、校内公示后确定。
2.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本年度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设两个推荐途径。获得“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的实践团队,可推荐1名优秀个人;“返家乡”实习实践专项推荐4名优秀个人,最终获奖名单由评选小组审核、校内公示后确定,最终优秀个人名单以公告上的为准。
3.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优秀成果分为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宣传成果和优秀实用型成果三类。鼓励各专项/学院积极推荐优秀成果。由校团委组织评审小组,对各专项/学院推荐的优秀成果进行统一评分,择优推荐,所有成果中拟择优评选10项优秀调研报告、10项优秀宣传成果与10项优秀实用型实践成果。
二、评奖评优支持方案
(一)基本原则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社会实践优秀的项目进行奖优支持,仅设置奖金支持,不设置报销或其他奖励支持。鼓励学生就近就便开展实践,合理规划实践支出,认真开展社会实践,努力产出高质量实践成果。
(二)奖励支持方式
1.团队项目
所有团队项目经费支持与评奖评优相结合,通过结项考核分数决定支持等级,经费支持共覆盖137个团队项目,共分为A、B、C、D四级支持额度,由各专项/学院根据评选结果推荐,校团委进行终审,确认无误后公示。其中,优秀团队一等奖获得A级支持额度,优秀团队二等奖获得B级支持额度,优秀团队三等奖获得C级支持额度,60个团队获得D级经费支持。支持等级、比例与经费数额见下表。
获奖等级 | 支持等级 | 团队数 | 经费数额 |
优秀团队一等奖 | A | 12 | 4000 |
优秀团队二等奖 | B | 25 | 2500 |
优秀团队三等奖 | C | 40 | 1500 |
/ | D | 60 | 500 |
校团委将向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的优秀个人和获得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2.个人项目
“返家乡”实习实践专项推荐4个优秀个人,由校团委进行最终评审,最终评审确定的优秀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三、评奖评优工作安排
各专项/学院推荐进入答辩、优秀团队三等奖、D级支持社会实践团队名额分配见附件1。
1.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全校共计进入线下答辩队伍37个,从中评选出一等奖团队12个,二等奖团队25个。
全校预计评选出40个优秀团队三等奖,全部由各专项/学院等额推荐产生。
2.D级支持社会实践团队
D级经费支持共计60个团队,根据各专项/学院推荐的团队等额产生。
3.优秀个人
团队项目的优秀个人从推荐进入答辩和推荐获得三等奖的团队中产生,每个团队推荐1名,共计77名。
“返家乡”实习实践专项产生优秀个人4名,由校团委通过函评确定。
全校预计产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81人。
4.优秀成果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预计产生优秀成果30个,其中优秀调研报告10个、优秀宣传成果10个、优秀实用型成果10个。
“一院一品”特色实践专项中,各学院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宣传成果、优秀实用型实践成果至少各推荐1个,可推荐一个团队同时参评多个优秀成果,校团委组织评审小组,根据各学院的推荐情况,确定优秀成果。
将从“一院一品”特色实践专项中产生优秀成果20项,从“触摸历史脉搏,坚定报国信念”专项和“乡村振兴特派员”专项中产生优秀成果10项。
5.材料提交
请各专项/学院填写《附件2:学院推荐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成果和资金支持汇总表》,并于10月24日中午12:00前发送至shijiancau@163.com。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24年10月21日
附件1: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资金支持名额分配表.pdf
附件2:xxx学院推荐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成果和资金支持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