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7-27 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
为适应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引导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安排及学校的要求,现组织师生参加产业命题赛道,比赛方案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根据参赛申报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其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
(二)参赛团队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即2016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且年龄均须为35周岁以下(1986年3月1日以后出生)。
(三)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答题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四)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二、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2021年7月26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24点)
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在页面最顶端选择“产业命题赛道”,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入围命题已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入围命题详情、命题方联系方式等,可登录上述网站进行查看。
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涉及参赛事项,可通过“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众号进行咨询;涉及具体命题内容,请联系命题企业。
请有意向报名参加比赛的团队从入围命题(附件1)选择项目,根据“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产业命题赛道”中的企业详情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等内容,并以这些内容为基础,撰写详细的命题解决方案,于在8月23日24点前,将①命题解决方案(pdf、word,不超过20M,)及②参赛人员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caukjcx@126.com。邮件主题命名为“产业命题+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校团委会进行材料的初步审核。
(二)初赛复赛(2021年9月30日前)
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地结合参赛报名等情况自行决定,项目评审可邀请出题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赛事组织须符合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并制定应急预案。各地应在9月30日前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与推荐工作(另行通知,各地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
(三)总决赛(2021年10月下旬)
入围总决赛项目采取网络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晋级选拔,优胜项目进入总决赛的现场比赛,通过对策讲解、实物展示和专家问辩等环节,决出各类奖项。
三、奖励设置
(一)本赛道设置金奖、银奖和铜奖,获奖项目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是否设置校赛奖项将根据报名情况决定。
(二)本赛道所设奖项计入各地、各校的获奖总数,纳入大赛省市优秀组织奖和高校集体奖评选的评分范围。
四、其他说明
(一)本赛道未涉及的其他参赛要求,以《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1〕2号)为准,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二)本方案所涉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所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恩宏 13908876655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21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