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探索小协风情

发布日期:2021-10-22 访问次数:

一、实践过程

7月20日,我们小队六人分三头出发,乘坐高铁与大巴,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泰安市新泰市,入住订的宾馆,进行了安顿。


7月21日,清晨,我们便坐上了公交前往小协镇镇政府。在镇政府,我们与书记见了面,书记简述了小镇的大体状况与小镇的三大红色文化教育场所:大协炮楼、火车站、烈士陵园,并讲了这三个场所的历史与现状,让我们对小镇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了大体的了解。


图一 实践小队与政府部门交流图

图二 实践小队与政府人员会议记录图





7月22日,小队在大协村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协炮楼并进入大协炮楼内部。这是一座用混凝土与砖夯筑的炮楼,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是目前新泰市乃至山东省内仅存的一座完整的日军炮楼,如今硝烟已经散去,但曾经的抗争、牺牲不该被遗忘,小协镇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在这里可以一眼望见。


图三 实践小队炮楼前合影图

图四 炮楼弹孔图


随后,小队一行人又参观了大协炮楼不远处的大协火车站,大协站是济南铁路局兖州车务段管辖的一个矿区四等小站,正是这样一个小车站,在那特殊的年代,高扬为人民服务的大旗,成为在全国铁路系统中能和大庆、大寨几乎齐名的榜样。所以当地有句民谣很有趣,叫做“大协不大,小协不小”。



图五实践小队大协火车站前合影图



7月23日,小队前往大协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据了解,此烈士陵园最早是由大协村村民自发修建,缅怀解放战争时期就地安葬的烈士,如今,大协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然后,我们对小协镇居民和大协村村民进行了采访,了解当地相关情况。


图六 大协革命烈士陵园图


图七 实践小队成员与小镇居民交流图


7月24日至7月26日,结束了四天的实地调研以后,小队成员在住宿的酒店中对小协镇红色资源的整体情况和未来计划进行了整理,从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进行了红色线路的初步设计,让这些红色旅游地更受欢迎、受众面更加广泛、文化更多元。成员们都沉浸在思考和汹涌的爱国情怀之中,最终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图八 小协镇红色教育基地概览地图


二、实践感悟


马悦:

这次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走出象牙塔的机会,让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感受更多革命历史,探访革命故事。同时,我作为实践小队的队长和负责人,更体会到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实践使我受益匪浅。


马玉馨:

那从抗日战争时期存在至今的炮楼、火车站,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鲜红炽热的故事。这次实践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调研经验和相关知识,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确了作为青年人自己身上承担的历史使命。


范雨萱:

从小协炮楼、火车站到烈士陵园,每一次的参观都让我感受到外国侵略时期中国民众的艰苦无畏、负隅顽抗的精神,这也一直激励我们珍惜现在和平的成长环境,努力奋斗,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张硕: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仿佛与百年前的先烈进行了对话,通过对红色路线的设计,我也进一步为革命前辈舍家为国的情怀所感动,被信仰的力量鼓舞。


宋晓婧:

本次实践不仅让我学习到新泰市小协镇的红色文化,还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学习到了更多的实践方法,和同学们合作,一起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