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鱼子山村红色文化的发掘与宣传

发布日期:2021-10-17 访问次数:

实践项目背景及介绍

2021年适逢建党100周年,辉煌百年华诞,红色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看今朝,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忆往昔,祖国疆土处处星火燎原。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积极勇敢的承担了建设新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以“鱼子山村红色文化的发掘与宣传”为实践主题,在北京市鱼子山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



实践地简介

鱼子山村是一座充满着红色历史文化氛围的小村落,鱼子山曾经是冀东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当年平谷县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就是在这里创建。许多抗日的党政军机构就设在这里。鱼山人民坚忍不拔,英勇斗争,称誉为“打不败的鱼子山”。村山坡上的鱼子山军械所遗址曾经是冀东十八个区的兵工厂所在地。鱼子山村风景秀丽,又充满红色气息,具有历史感的它虽屹立在大山之中,各地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实践内容

1.  准备阶段

从六月底起,小队成员就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且选定了鱼子山村这一实践地。经过反复搜集资料以及商讨,我们对于实践项目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规划,并取得了学院的认可。

2.  实践开始(7.5~7.9)

(1)平谷第一党支部旧址

平谷第一党支部旧址三面环山,洪崖洞是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天然石洞,当年五名老党员就是在这里讲党旗举遍整个平谷地区。入口处可以见到毛泽东的提词,沿着山路向上攀登,革命红歌时时回荡在耳边,不一会儿,“开天辟地”四个大字浮现在眼前,随后,便是革命根据地旧址“红崖洞”了。

(2)鱼子山村村口旧址

鱼子山村之所以如此命名,自然有其原因,据村书记表示,鱼子山村口的岩石上,天然存在着类似鱼子化石状的痕迹,村庄也因此得名。此外,鱼子山村口的崇光门也有它的传说,抗日战争时期李子光曾在此下达命令指挥作战。

20751c96dfb0380a3eb08d8569b13de  

(3)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这里原为鱼子山军械修理所遗址,为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区18军分区军械修理所所在地。该所主要制造装配地雷、手榴弹并负责修理枪支军械。纪念馆记录了抗战时期平谷鱼子山地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事迹。

  

(4)京东大峡谷

除去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鱼子山村的自然旅游景观也甚是宜人。

乘坐世界最长的京东大峡谷世纪滑道,跃雄关天堑,窥群山壮景,品谷中风光,惊、险、幽的旅游情趣会陡然而生。

北京京东大峡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被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三家单位联合评选出京东大峡谷景区"中国最佳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自然景观目的地"。

  


  

(5)采访

在学习鱼子山村红色文化,欣赏鱼子山村美景的同时我们也对当地的书记和老党员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了鱼子山村的红色发展历史,认识到当年党发展的不易,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艰苦的奋斗精神。



队员感想

鱼子山村在平谷城东北约10公里处,坐落在一个曲折、狭长的山谷间,两侧山峰连绵,形成天然屏障。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是之后八路军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原因。鱼子山村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它在抗战时期的命运,作为平谷抗日堡垒第一村,既是八路军练兵磨枪、游击伏击的宝地,也是小日本的眼中钉,因此在抗战期间,鱼子山村和村民一刻也不得安宁。

在1938年6月,八路军来到鱼子山村,配合大暴动,在抗日暴动受挫后八路军西撤,留下了三个支队开辟抗日游击区。然而,鱼子山村某些地主见八路军大势已去,便同附近各村地主相勾结,投靠日本。在紧要关头,留下来的三支队带领部队逮捕了首恶分子,收缴地主武装,大大震慑住了这一带地主的反动气焰,打开了平谷北山抗日局面。此后,八路军以盘山、鱼子山为基点,整编扩大部队、剿灭悍匪和建立政权——蓟平密联合县。在1920年9月之前,平谷地区还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只有零星的几个党员,经过平谷区各个村中第一批党员的发展,最终在桃棚建立了平谷第一个党支部鱼子山党支部,如今这里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平谷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被打造成了是红色教育基地。我们一行人在入党宣誓广场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向上,来到了第一党支部诞生地:红崖洞。我们围坐在洞中重现了当年那次重要的会议,在这幽静的洞中,我们合上双目,深呼吸,仿佛穿越到了当年,重新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从那以后,平谷区的各项工作便有了强有力的领导。

第一党支部建立不久,鱼子山就遭遇了惨绝人寰的灭顶之灾——鱼子山惨案。

据介绍,从1940年底开始的长达两年多的惨案,日伪军先后在鱼子山杀死180余人,10户被杀绝,烧毁房屋两千多间。到1941年夏,盘山、鱼子山已形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经常在此驻扎,并在鱼子山建立卫生所、供给处及兵工厂。因此,鱼子山成为小日本的眼中钉、肉中刺,被划为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站在惨案遗址前,我们含着热泪,继续听着讲解员披露日军当年的罪行。来时我为周围绿树青山、小溪潺流的怡人景色所惊叹,为淳朴民风、热情好客的农家乐所感动,而现在,若不是亲耳所闻,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鱼子山村原来经历过血洗。惨案遗址旁是两块烈士墓碑——石户同志和和刘志武同志。前者是兵工厂的领导人,后者是前线战士,不论他们身份如何,他们是否在抗战一线,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抗战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进入抗日纪念馆内部,我们系统的了解了鱼子山村抗战时期的历史。一张张英烈的照片呈现在眼前,他们的眼神中所透露的是对和平的渴望,是抗战必胜的坚定,一件件旧物件的陈列映射出当年抗战时的激烈场面和我军相比于日伪军简陋至极的装备,一行行道不尽日军罪行的文字向空气中散发着血的气息。走完一圈,我长舒一口气,那些已经想象出来的画面至今都留存在我的记忆里了。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七十余年,如今的鱼子山村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片和谐景象:自然风光怡人,人们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鱼子山村靠着农业,旅游业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