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发展青年代言|前门东西区实地调研纪实

发布日期:2020-08-27 访问次数:

2020年8月11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北京市东城区个人项目成员来到前门东西区开展老城区改造的实地调研活动。

01|前期调研

从2004年推出《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进一步扩大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到如今发布《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将老城的保护修复深化落实,老城正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几天前的线上调研过程中,实践成员了解到前门作为老城区改造的优秀范例,从2006年开始工程实施,如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步行街景点。与其相邻的大栅栏和崇文三里河也在近几年开启改造工作并基本完工,值得探访一观。

02|第一站:崇文三里河

第一站实践成员来到位于前门以东的崇文三里河。作为一条泄水河,它开凿于明正统年间,历史悠久。后由于附近商业和居民区的不断扩大,三里河在清末逐渐变为一条臭水沟。新中国成立后三里河被重新治理,将臭水沟改为地下暗沟。后经过近几年持续的绿化整改,拆除掉多余建筑的三里河终于恢复了原有的老北京风貌,其河畔的景观犹如当初。

进入三里河园区,园内除却如寻常生态公园一般的山水鱼鸟外,更多了一份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小路经过了修整,所铺设的地砖与三里河户外清新的氛围一致;井盖的图案也被设计为“二鱼戏水”,让人眼前一亮。园内的房屋并未全数拆除,而极大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样式。


建筑周身被溪湖所包围,湖面的中央栽种着一棵古树,颇有历史韵味。天鹅、鸳鸯在湖中戏水,家鸡在草丛中闲步,倒有入乡之感。休息时走过木桥到达凉亭处,潺潺溪水流过,带着水汽扑到面上,很是清爽。

03|第二站:大栅栏&前门西区商业街

第二站实践成员来到大栅栏和前门西区商业街。

大栅栏经过改造后商业化气息较为浓郁,建筑、道路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翻修,有些过分规整。


马路过后是前门步行街。与大栅栏的过度商业化不同,这里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仍保留了老北京店铺和部分建筑原貌,融合效果相对理想。中心街的铁轨被保留了下来,供游客乘坐观光叮叮车游览;街道两侧布满了北京的老字号招牌,每家商铺门前都立有代表其形象的雕塑,真实还原了几十年前的繁华景象;部分商铺前同时设有介绍,供游客细致了解这些老字号的历史发展。

主道延伸出的几条支道中较为特色的是美食街和珠宝市街。相比于主路的商业化,这里更多了些历史的韵味:美食街所售卖的都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种类多样、香气逼人;珠宝市街门口和内部的建筑都维持着原本的面貌,虽略显旧涩却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搭配上街内商铺的吆喝,显得极为风趣。

整个前门西区既有商业街的繁华,又不失文化底蕴,老城改造与保护效果并存,很是不错。

04|问题发现

在此次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成员发现了大栅栏商业化气息过重的问题。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老城原有的文化感和丰富度,反而失了其多样化特色。希望在接下来的老城改造过程中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老城真正重现活力。

通过这次线下调研,实践成员深刻感受到北京近年来在老城改造方面作出的出色成果,切实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具有深刻意义。

老城“蝶变”,古都必将绽放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