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发布日期:2020-08-15 访问次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治国理政方略的空前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各领域正得到全面落实。以GDP论英雄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生态效益指标被列为重要考核内容,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在形成。

 为了对湛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进一步详细的了解,我以“家乡发展 青年代言”为主题,在我的家乡广东省湛江市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关于对湛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积极以一个湛江青年的视角去见证十三五以来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成果。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为亚热带海洋气候,终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植物及海产资源非常丰富。湛江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粤西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开展了云调研、云推广、云寻访的系列实践。通过走访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湛江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以及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我了解了十三五以来湛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变化和现状、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推行的政策,并在城市绿化环境治理、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空气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文明村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垃圾处理方面,我走访并参观了湛江市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在陈强工程师的带领参观并且讲解下,我了解到了垃圾发电的原理和全过程,感觉非常震撼也长了不少知识。粤丰环保电厂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7年就开始发电运行,建设期仅2年,可见湛江市政府对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目前,湛江市的所有垃圾均进行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好地贯彻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理念。

 在城市绿化方面,我先后实地考察了滨湖湿地公园、寸金桥公园、南桥公园、瑞云湖公园、南国热带花园、渔港公园、海滨公园、森林公园、湖光岩、南亚欢乐田园这十个公园。这些公园较以前都有较大的变化,公园整体的绿化都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以前去逛公园基本上看不到鸟,现在在公园树下的长凳上小憩,总能听到枝头小鸟在放声歌唱,当站在海边吹风的时候,也总能看到海鸥从眼前掠过,嗖的一下又冲上天空。经过一天的在各个公园之间的来回穿梭,我暗暗惊诧于湛江市城市绿化的发展与变化。

 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我走访了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与戴乃贵总工程师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湛江市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十三五以来湛江市所实施的典型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然后我又实地考察调研了正在实施的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本工程完成后将彻底解决我市城区内部多年来的黑臭水体问题,大大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我到湛江市的观海长廊现场考察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的建设成果——红树林湿地。项目投资6000万元,通过人工种植的方法,在霞山区海滨滩涂建设了南北长斤2公里、宽50米的红树林带,并在红树林带外建设了观光海景栈道,蓝天、碧海、绿林、海鸥,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必临之地。

 在大气污染与治理方面,我到市区内的主要街道考察了公共自行车工程的建设情况,到麻章公交车站实地考察了湛江市电动公共大巴车运营情况,并观看了电车充电的过程。目前,我市纯电动公共大巴车已逐渐取代近50%的燃油公交大巴,并全面推行公共自行车建设等等,这些都使我市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改善。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方面,我到黄坡镇唐基村和蛤岭村这两个湛江市生态文明村进行实地考察。村内街道宽敞干净、楼房错落有致,进行街道树木、环屋树木、公园和风景区等绿化建设,甚至有的乡村已经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箱,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农村。

 通过这次对湛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我深刻地了解了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市不仅是在市区内严抓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思想贯彻落实到了农村的边边角角。湛江市正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碧”的生态宜居城市,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