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一列从西安驶来的火车,穿过茫茫无际的沙漠,走过了无人烟的戈壁滩,驶进了敦煌火车站。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小队的成员,从五湖四海而来,汇聚到敦煌这片神奇美丽的城市。
此次我们调研的目的地是甘肃省敦煌农场,始建于1954年,距文化旅游名城敦煌市以北29公里。既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又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农垦精神做烛照,是一块见证甘肃农垦事业发展历史,彰显敦煌千年文明的风物之地。所以,我们选择了甘肃省敦煌国营农场。在甘肃省的这座敦煌国营农场里,我们不断感受着敦煌的魅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迅速发展,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成为了新兴发展的城市。虽然敦煌是一座旅游城市,但是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问及农场为何不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时,农场的人告诉我们,交通问题是导致休闲新型农业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敦煌市区到国营农场一天只有一趟公交,极为不方便。同时敦煌这座典型的旅游城市,游客来此大多为了看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等,国营农场的休闲农业相关的配套设施发张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本就无法和那些景区争游客,所以无法发展起来。
在进行调研时,农场正值哈密瓜成熟的季节,接待我们的负责人王部长带领我们一干人等去哈密瓜地专门参观,恰好遇到来买哈密瓜的瓜贩。农场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农场做大规模种植的哈密瓜的品种是西州蜜——一个新疆引进比较抗病的品种,种了大概三四年了。由于去年的持续高温天气,黄瓜发病较多,损失了八成。气候原因导是致哈密瓜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的解决办法是灌溉灌水进行缓解,但是灌水也会导致哈密瓜生长环境高温高湿,对哈密瓜的生长很不利,所以最近几年哈密瓜产量不稳定。而在听了这些之后,暗下决心,希望可以将来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育出适宜敦煌本地高温缺水气候的哈密瓜品种。
敦煌之行,让我感受很深。在这里我看见了辛勤耕作的农场农户,他们用双手在这一片干旱贫瘠之地上种出财富的果实;我看见了热情的旅店老板,为了我们开车去几公里外的药店买药;诚实可爱的敦煌夜市老板……敦煌人民很可爱,也很勤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片西北的戈壁滩上,开创出一片绿洲,播种下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