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万里,探访阳谷之乡——范维珂

发布日期:2019-09-16 访问次数:

  20197月,我作为CAU赴阳谷调研小队的一员,与10位同学一同探访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聊城阳谷,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运河文化的现存遗址。我们选择在新中国70周年之际,探访阳谷,了解水浒文化的现存状态,挖掘水浒文化的现存意义。

对于阳谷县文化方面,我的感受有以下

第一,阳谷县是个文化荟萃的地方,水浒文化、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织在这里。我们小队首先和大布乡政府取得了联系并顺利交谈,但在交谈中发现水浒文化现存不多,且乡民村民对其了解程度不高。第二,阳谷县现存水浒文化遗址比较分散且名气不大。首先是景阳岗、狮子楼等著名旅游景点聚合地;其次是譬如李台镇祝家庄遗址,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开发,但大多数遗迹已经消失,现存大多为政府或企业赞助的人工二次仿造的文化迹象;最后是寿张县,水浒传中有“李逵坐镇寿张县”之说,据老人说,寿张县原有坐堂的官衙,但后来因行政区划变更、楼房翻新改造,寿张县遗址已全部消失,无从考据,为我们研究水浒文化增加了难度。第三,涉及阳谷县水浒文化研究的较少,我们在离开聊城的最后一天与聊城大学教授会面并亲切交谈,了解到现今当地大学更多涉及运河文化方面研究,关于水浒文化谈及较少,缺乏相关人才资源,民众普及度也不够高。我们做的水浒文化研究在阳谷当地比较有开发潜力,但也存在相当大的资源困难。

对于调研和报告写作过程,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历史文化绝对是一个地区深藏多年的底蕴,对于经济水平较不发达的地区,文化的开发或许能够成为该地经济腾飞的小窗口,也是地区实力的最后一股潜力。其次,文化开发的首要责任在于政府,政府对地区文化的普及具有首要性和根本性作用。政府对文化工作有心,自然带动基层群众的热心。在我们分发的问卷普查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于李台镇的遗址、传说以及水浒传典故“不了解”、“稍有了解”,非常熟知的人只占小部分比例,但在我们访问李台镇镇政府过程中了解到,镇政府方面留有不少口述史、村史、文化志等等,皆由村中老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可见,相关文字资料只在李台镇小范围内共享,阳谷县大部分民众对此并不知情,政府的宣传工作略有缺失。最后,我们组的调研只采取描述性研究,大多数调研报告文字局限于阳谷县水浒文化的现状以及少量原因分析,对于带有解释性的解决方案我们暂时停留在表层,并未深挖。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由于经验不足、技巧稚嫩,而导致信息无法向更深的层次延申。课堂上的理论要在实践当中运用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共情”“助人自助”等理念,在真正进入实地之后,很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