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之路】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探访中国葡萄酒第一镇,调研葡萄酒产业——“宁上行”实践小队

发布日期:2019-09-16 访问次数:

地处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红寺堡区,是国家设立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红寺堡还是一片荒漠,随着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实施,1999年这里开始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见证了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成功实践。如何脱贫致富,是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所以,当地政府利用红寺堡的地理特点及气候条件,开始发展葡萄酒产业。现在红寺堡区具有兼备现代农业,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链。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可以催生农业休闲观光,采摘游等旅游项目,将努力将普通葡萄基地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种植示范园。

  

7月24日至8月1日,在一开始怀揣着美好的期待从天南海北聚集到这里“宁上行”小队的六位成员们经过7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

在红寺堡,我们参观了龙驿酒庄、东方裕兴酒庄和罗山酒庄。我们了解了葡萄酒产业生产酿造以及存储等环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我们对葡萄酒产业链有了新的认识。龙驿酒庄的特色在于它的酿造环节不仅有传统的橡木桶还有新研发的陶罐。而且陶罐葡萄酒很受消费者欢迎,也是因为其通过陶罐技术最大程度的保留产区风土特点与自然的清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优势和品牌特色。 “品牌效应”这个理念从我们调研之初一直贯穿到最后。参观完罗山酒庄,与其他酒庄不一样的是罗山酒庄的酒窖极具文化底蕴,罗山酒庄比别的酒庄的文化优势就是,它既有它酒庄自身的文化,同时,也有罗山的历史文化再其中。东方裕兴酒庄将酒庄同风景优美的葡萄园相结合,是红寺堡区成功将葡萄这一新兴产业和旅游业结合发展的体现。

  

此外,我们还去了当地的葡萄园区探访,抵达后工作人员带领我们登上高处观景台眺望葡萄园的景色。根据酒庄的酿酒需求和当地地理和气候条件,园区葡萄种植以酿酒品种赤霞珠为主,还适量种有蛇龙珠、霞多丽和品丽珠等品种。

结束了对当地葡萄酒庄和葡萄园的参观调研后,我们决定起身前往当地政府进行深入访谈。红寺堡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

据政府的魏主任说,葡萄酒产业的获利周期过长,所以企业很难通过贷款方式获得资金,而这一现状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帮助和制定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红寺堡的葡萄酒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导致整体的销售较为困难。而销售方面的困难则会导致葡萄酒产业获利困难和资金流转艰难,因而就目前来说,葡萄酒产业对红寺堡整体的经济发展的推动比较有限。针对葡萄酒的产品打造和销售,红寺堡当地政府已经在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希望能从结合旅游产业等方面改变这一困境。

回首过去七天,我们对我们的实践主题进行了深度调研,探究这里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的产业扶贫进行了解。调研结束,我们不仅感慨这次实践的快乐体验,更是感慨这次实践带给我们的意义,让我们深入到了当时农村,对理论上的知识进行了切身的体验,也学习到了好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