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农业大学赴山东省赴泰安市新泰市社会实践小队一行十二人展开了为期七天的“乡村产业振兴,献礼祖国七十华诞”社会实践。在新泰市政府与丁家庄、小泉沟村两委班子领导热情帮助与指导下,实践小队先后实地考察了丁家庄与小泉沟村,分别进行了入户调研和山上实地调研,并与丁家庄、小泉沟村两委班子、新泰市农业局及青云街道领导进行座谈。
2019年7月16日,实践小队12名成员自家乡到达实践地泰安市新泰市,经过简单休整后队长祝国强组织小队成员进行了小队会议,讲解注意事项,强调了实践的安全性和纪律性,就日程安排和分工进行再次强调;下午小队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沟通,新泰市市委宣传部网络中心管理处主任林熙热情接待实践小队,林主任就当地总体状况进行初步介绍,对实践小队的行动进行了指导,对本次实践活动寄予厚望;林主任表示,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人趴下身子亲身体验。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实践小队对调研方案进行了更贴合实际、更细致的调整,旨在弘扬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力争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7月17日,实践小队进行第一日的行动。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小队抵达芹菜产业重点村丁家庄,在丁家庄村书记安前的带领下,小队成员走入土地,走近田间,与安书记及田间耕作的农户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小队成员在田间分别就种植情况、合作状况、销售状况等营销方面和大棚建设、作物选择等技术方面进行访问,了解当地芹菜产业及其他蔬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为修改调查问卷与第二日的入户调查打下基础。走访过程中,小队同时宣传了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所做的工作。
18日,实践小队回到丁家庄村,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对村民和农户进行进一步的访问。调查问卷共九个大问题,涉及农业种植与市场营销两大方面。在丁家庄村村书记安前带领下,小队成员分为两组,依次与农户进行交谈。在交谈过程中农户热情高涨,一致表达了对我小队实践的欢迎,并积极配合我队完成了问卷内容。下午,我队成员再次走到田间,与正在农忙的农户亲切交流,并表示我队对农户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从田间回来之后,我队成员再次回到村委会,与安前书记交流一天下来的采访交流成果。安书记首先对我队的采访交流成果表示肯定,并就其中的问题重点谈了谈几点看法,我队积极采纳并记录,有效填补了我队采访交流过程中的空缺。
7月19日,我们来到了新泰市农村农业局,向种子站站长郇站长了解新泰蔬菜的发展历程。此间,郇站长向我们介绍了芹菜、莴苣、油杏等农作物的种植以及销售情况,并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为了深入了解新泰蔬菜的种植情况,我们重点向郇站长提问了育种、农业设备、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种植所用水电等方面的问题,力图全方位的深入剖析新泰蔬菜的奥秘。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新泰蔬菜虽然品质优,但普遍附加值不高是农业迟迟不能提高收入的一大弊端。不过,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民观念的改变,解决这一问题定会指日可待,新泰蔬菜一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7月20日我队再次来到了丁家庄,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我队来到了丁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昨天在农业局了解的情况,我队此行重点是对丁家庄农业生产规模和产业效益进行了详细咨询。据丁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安前书记介绍,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农民自由入股,村里统一集中管理的方式。此举有效的弥补了村民分散经营的售价低和销售渠道少的短板,村里集中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特别是针对我队重点研究的芹菜问题,安前书记作了极为详细的说明。他详细的介绍了芹菜发展面临的问题,老百姓反映芹菜种植周期长,管理程序复杂,不愿意种植。村里无法统一解决农民思想问题,所以造成了新泰芹菜总体产值不高。再加之芹菜本身作为一种蔬菜,属于可替代产品,要想在产品品牌上下功夫费时费力并且短时间见不到成效,所以造成了新泰芹菜长期没有形成自己品牌优势的困境。最后,我队就目前新泰芹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分析,并对芹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简易包装,形成自己的品牌,打造出新泰芹菜的品牌标志,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新泰芹菜,更多的去接触芹菜。安前书记对这一思路表示赞同并给与肯定,并表达希望我校每年都能够去当地实践。
7月21日小队12人抵达新泰市小泉沟村,对当地樱桃种植、销售情况进行调研。小泉沟村委书记林国梁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樱桃的种植与销售情况,并通过具体数字向我们说明了产量、利润等与果农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经了解,小泉沟村培育了很多常见的樱桃品种,并享誉整个泰安,对周围的县市也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当队长祝国强问及当地樱桃的销售策略及销售思路时,林书记表示人工采摘分拣销售占绝大多数,品牌化包装销售还在发展之中,也需要人才指导。我们也对土地流转情况、国家补贴、合作社等问题向林书记询问,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22日,我队12人“兵分两路”,到果农家里进行实地考察,与果农“拉家常”。询问了一些生活、工作上的事情,也就樱桃的种植方式、管理模式等不了解的问题向果农们进行了全方位请教,小队成员们均表示受益匪浅,要用自己的所学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
7月23日,也是实践最后一日。在青云街道宣传处主任张瓅铭的组织安排下,我队一行人来到青云街道办事处进行实践细节的了解访谈和实践整体的汇报交流,受到了张主任热情接待。在访谈过程中,队长祝国强就前六天的行程作了简要概述,并对丁家庄和小泉沟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其他队员也分别就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了补充并畅谈体会。张主任认真听完小队成员的反馈,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就我们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张主任指出,农业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亲身实践的人才。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中国新农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也让农村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和活力。同时张主任指出,一次社会实践能做到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已实属不易,更多的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共同努力。张主任的鼓励为实践小队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队的指导教师赵少华老师及团委的领导老师对本次实践高度重视,为实践提供了大力支持。小队队长为大一学生祝国强,成员分别来自设施农业、市场营销与水产养殖专业。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为当地农产品特色营销做出战略预测,紧密联系互联网与特色农产品销售,针对特色旅游提出建议,更让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体现,树立了农大学子的良好形象。实践小队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利用设施农业,市场营销学专业知识,根据当地的人文、地理条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及思乡情怀,有针对地提出农产品种植观赏特色旅游,突出其农产品产业特色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
此次社会实践,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小队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以实践为基础,以产业振兴为方向,以互联网和现代营销知识为手段,贴近民生,通过对新泰市开展的产业振兴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特色营销战略,既为当地农产品营销做出方案,找到出一条具有普适性又不失特色的产业振兴道路,也使小队成员自身思想水平及能力得以提高,更展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不畏困难、不断超越、不断向前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