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大学子,我们怀抱着满腔热情,与希望能够真正的深入基层观察民生的信念从北京奔赴这个坐落于山西腹地的小山村——灵丘县养家会村。
7天的时间,11个成员,从北京到山西灵丘养家会村,以及一群朴实而又可爱的村民,组成了这段调研之旅。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与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从而增强我们自身修养,培养综合素质,“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在这七天中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调研,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小村大讲堂与支教活动,与村党支部对接,深入了解当地贫困情况等等......
在这七天中,我们也曾因为语言交流问题搞到困扰:也曾因为比较困苦的条件感到不习惯,也曾因为村民的理解与支持而感动,也曾因为采访到的村民贫困实际情况潸然泪下:也曾在参观纪念馆时感到情绪激荡:也曾在爬当地的山中露出愉快的笑容。我们了解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虽然这段旅途已经到达了尾声,但我们未来的道路还在继续。解民生之多艰,我们在行动!
Day 1&Day 2
于7月1日晚上长途跋涉到达灵丘县后,我们小队历经一晚的休整,在第二天清晨,也就是7月2日,踏上了去往养家会村的道路。
到达村子里后,村书记刘根喜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期间我们问了书记很多关于乡村发展的切实问题,书记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我们整理行装的过程中,乡书记造访了我们,问候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及行程安排,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语。由于工作繁忙,乡书记提前离开。
下午,简单休息后,我们开始入户调研。我们拜访了5户村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扶贫工作开展落实成效显著,村民享受到危房补助,养老保险补助等,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村民生活窘迫,他们大部分是因病致贫,入不敷出。当下,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Day 3
深入最基层,聆听群众心底的声音,我们才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这天,我们整个调研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位于村子不同方向的村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力求收集足够的数据来了解当地民生。
通过今天的调查,我们得到的情况如下:
①贫困户在当地占比在75%以上,近期部分脱贫人口的生活质量依旧在贫困线徘徊;
②所调查的31户家庭中,绝大多数家庭中有患病的成员,或重或轻,而且在贫困家庭中出现患者的概率更高;
③贫困学子的上学的花费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来说依旧是一个难题。
而在政策方面,当地政府为了解决老年人偏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老人们的生活难题,推出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而在患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山西省推出以下三项医疗政策:
一,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们可以在公办医院享受医药费减免60%的优惠;
二,贫困人口在县、市、省三个级别的医院内住院就医,分别只需要支付最多1000元、3000元、6000元,若还有其他医疗费用,则由政府全额报销。对于当地近四分之三的贫困人口来说,更是直接享受以上三种政策;
三,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政府推出慢性病卡,经由政府认定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一年内,可以免费拿到2500元的慢性病药物。在贫困学子的求学方面,政府推出雨露计划、免息贷款、学费减免以及勤工俭学等政策来帮助更多学子完成学业梦想。
而据我们调查,以上政策的实施情况颇为乐观,一些家庭的养老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医药费对于贫困家庭的冲击正在放缓;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正在学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Day 4
2019年7月4日,距离平型关大捷已经过去了82年。但每当提起这一战役,稍稍了解的人心中仍会泛起种种复杂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而我们今天极其有幸,可以来到平型关纪念馆,深入了解当年的具体情况。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平型关大捷参战主要将领10尊铜像、杨成武老将军题名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等主要纪念建筑第一期,于2007年9月25日改扩建竣工。
参观全途中都有一位纪念馆专业的讲解员在前方为我们讲解,语言朴实,娓娓道来。我们先后走过第一二三展厅,了解了平行关大捷的历史背景,战役详情,作战结果以及战役影响。
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时,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在武器陈旧落后的情况下,歼灭配有重武器的日军,着实不易。当年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如猛虎下上般冲向敌军,前仆后继,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民,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以简陋的武器战胜装备精良的日寇,树立了全民抗战的信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贡献!
Day 5
4日下午,我们统计分析了一下养家会村各个农户的基本情况,发现绝大多数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盲区,肥料使用单一,肥料使用量不科学,堆肥过程存在问题。联想到我国正在推广的有机肥,于是我们决定办一期专业方面的讲座。我们专门请教了我校农学院教授关于有机肥的制作和堆肥的问题。并了解了农用酵素的家庭制作方法。
5日,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经过村主任的协助,我们在村委会聚集了不少农户,使用相对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解给他们关于堆肥以及农用酵素的相关知识。农户们听得很专注,而我们也积极与他们讨论,村民与农大学子之间形成了更加信任的关系。
下午,经过村主任的协助,我们在村委会聚集了不少农户,使用相对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解给他们关于堆肥以及农用酵素的相关知识。农户们听得很专注,而我们也积极与他们讨论,村民与农大学子之间形成了更加信任的关系。
Day 6&Day 7
由于村民们反应想让我们举办一场关于玉米元素缺乏的讲座,于是我们从5日晚开始准备。
在会上我们根据地里玉米的长势和农民朋友积极讨论了玉米缺素的各种症状和解决方法,在会上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农民朋友和我们讨论怎么解决地里的问题,我们和农民朋友学习如何在地里进行实际操作。我们和村民们经过认真讨论,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7日我们的支教活动迎来了五个小朋友。我们教他们唱儿歌跳舞。手把手的教他们折纸,有千纸鹤,纸船,元宝等,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同时我们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小礼品,在老师们带领下,小朋友们积极参加我们组织的游戏。
在采访种植马铃薯的专家时,伯伯朴实的衣裳与拘谨的笑容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伯伯刚从地里过来就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听伯伯说他已经从事土豆研究已经40多年了,从一开始没有如何国家资助,完全靠自己一点点琢磨,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全村都能吃饱的希望。经过土豆品种一点点的淘汰,终于有了一点成就,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傍晚七点我们小队的成员到村医爷爷家采访,爷爷刚刚吃完晚饭坐在炕头看新闻联播,他告诉我们每晚都会看山西新闻接着观看新闻联播。爷爷很健谈,给我们讲述了他与祖国70载共同成长的经历,他很感谢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表示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临走时,爷爷笑着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好女儿,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要努力奋斗,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Day 8:
8日凌晨2点30分,距离大家躺下休息不到两个小时,随着领队清脆的敲门声,我们的回程之旅就此开始。
起床,洗漱,穿鞋,出门,退房,上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站在了灵丘火车站前。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坐落在山西省腹地的小山村,我们在心底默默的对她道一声再见。
总结:
历时七天的暑期实践结束了,首先感谢辛苦安排我们食宿并带我们参观平型关纪念馆的书记,感谢每天起早给我们做饭的阿姨,感谢每天放弃农活带我们入户调研的两位大爷。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识到在自己的生活圈之外,确实有一些人在生存的边缘徘徊,他们或因病致贫、或因学致贫。有的父母双亲均深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只得在家照顾,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但近年来国家的危房改造、养老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救助等政策以及山西省的“136”和“四方联动”等政策,确确实实有力地缓解了农民的生活压力。
国家扶贫工作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仍有一批人民生活贫困,精准扶贫依然在路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农大学子,我们要践行“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付之于行动之中。以实际行动助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民生之多艰,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