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注定是不凡的,我,不再是坐在空调屋里挥霍时间,有幸与9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伙伴一同来到西安周至县进行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向着解民生之多艰努力。
多年来,我校一直秉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社会实践活动蔚然成风。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了解到了一些书本中所欠缺的内容,并学以致用,接触并了解社会。
周至县有“中国猕猴桃之都”和“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先进县”之称,的确,这些荣誉名副其实。在经历了漫长的火车与汽车路程,终于抵达周至,迎面而来便是成片绿色的猕猴桃海洋,令人惊叹。在对农户、农业公司经理自己果业局有关领导进行走访后,我们发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两三年来,周至人看到了猕猴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猕猴桃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但苦于种植技术的不足与化肥农药的昂贵价格,销售途径单一,幸运的是,绝大部分猕猴桃都能售罄。显然,从当地人的建筑房屋可见,猕猴桃给周至人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对于脱贫来说至关重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六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奋斗在猕猴桃种植的前线,这得益于猕猴桃种植农活相对于其他作物没有那么紧急,即便是在最忙的人工授粉时节,也可通过雇佣短工来缓解。而且今天三月份遭受了十分罕见的寒流,对于猕猴桃的产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于收购商或者农业公司来说,最大的难题便是销售过程和猕猴桃储存。在去年,他们可以是损失惨重,少的十几万多的达几百万。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平台,使他们在发展线下销售的同时也能够扩展途径,也是一种趋势。实际上,政府每年都会举行一些技术讲座,出台政策支持农户,并鼓励农户购买保险等,但政府方面也有自身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农户太分散不成规模,难以有效引导,一二三产业脱节,融合存在问题等。政府和农户不能够很好的对接,在购买保险加入合作社等一些问题上,农户主动了解的意识不太强,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也需提高。周至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祝愿周至猕猴桃产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进入社会,更能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内涵,也了解到自己的力量并不足以为周至人排忧解难,更加促使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的解民生之多艰道路添砖加瓦。
解民生之多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