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中下旬,我们这一实践小队前往湖北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进行“精准扶贫”相关调研,重点关注了林川村的“精准扶贫”现状。我们从村干部那里得知林川村的主要扶贫方式为特色产业扶贫,今后将要转型发展的产业方向为旅游业,而现今,该村的旅游业发展种子刚刚被种下。
在7月22日中午13点,我们乘车抵达林川。村委会热情接待了我们,村里张主任带我们去了解本地的扶贫情况及访谈“精准扶贫”对象的现状。
我们跟随张主任来到了村委后后方的桃园。桃树是去年栽种的,果园里还间或地种着成行的辣椒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这里有三百多亩桃林,包含了油桃等四个品种。因为桃树刚刚栽下,今年有旅客来游玩时,采摘寻趣并没有收费。而在村委会的设想里,这片桃园今后是要发展成采摘观光园的,以此来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充实一分内容。对于成排种下的辣椒,则由外地对接回收,现知的有宜昌市,而这与其他种植业、矿业等产业组成了村里的收入来源,人均大约能增收一千多元。
视线沿着山脊下瞰,我们将尚未成熟但枝展叶舒的桃林一览眼底,配合着周围青铺绿盖的环山绕岭,确实心旷神怡,仿佛处于绿色的神秘福地。而就在旁边的山上,一池清泉从顶泄下,打着石壁叮咚作响,舀一手清凉无比。身处秀景,在张主任的解说下,我们还知道林川村由政府牵头,贫困户主动组织合作社来发展桃树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77户贫困户对半在两个合作社做事脱贫,有些50岁以上的老人管理桃园,一年甚至可以挣一万多元。而村里因地制宜兴起的药材种植产业是于16年开始的,80亩连片,200亩分散由贫困户自己发展。政府也为药材种植这项产业提供补贴,其中种植柴胡一亩补贴1000元,苍术、白芨一亩可达2000元。从贫困户的口中我们得知,药材种植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精准扶贫”对象的帮扶很大。但尽管从前几年开始“精准扶贫”政策就增收成效乐观,整个村子的富裕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这依旧与村委会的目标——将旅游业发展起来存在着差距。村干部提到,现在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引进外资不足。
我们访谈完了贫困户,出门后注意到路拐角处的古树桩,张主任告诉我们这便是林川驰名在外的古桩腊梅,栽种下并没有很长时间,也是为今后转型旅游业做准备的。同时,他也向我们指出周围退耕还林后的土地,在外沿靠着路附近有一径桂花树,除此之外也有其他花种树种,连续成片,盎然待开。想来花开时季,此地将更添绮丽秀美色彩与窈窕深谷神韵吧。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畅想着未来林川旅游业崛起的美景,更希望前来此地的游人不枉其行,领略到“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的的诗意。
下午五点半多,太阳悬空,却已见落意。我们乘上面包车,带着收获与对林川真挚的祝福,离开了这里。希望林川旅游业的种子,能恰遇一场爽快的大雨,在天霁初晴的温暖阳光里,发芽出杆,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