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5-09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学生艺术欣赏素养,我校引进国家大剧院“圆梦计划”项目。“圆梦计划”项目由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发起,该项计划是大剧院高雅艺术“滴灌工程”的进一步探索,竭力为高校学子搭建持续融入高雅艺术的平台。大北农教育基金为“圆梦计划”提供全额资金支持,继续资助我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计划,组织学员免费参与文化艺术体验,领悟高雅艺术。
圆梦计划第五期:【国家大剧院制作莎士比亚经典话剧《仲夏夜之梦》】
简介: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极具浪漫性和抒情性。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邀请到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导演克里斯·怀特倾情打造《仲夏夜之梦》,探索莎翁的艺术真谛,致敬这位伟大的文坛巨匠。该剧于2016年7月首演,此次将再度登台北京喜剧院迎来第四轮热演。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仲夏疯”和“月晕”的典故。400年前,莎士比亚时期的人们认为,如果月夜出门不戴帽子,月光就会使人陷入疯狂、产生混乱。黎明过后,阳光带来理性的回归,才能恢复秩序,解决疑惑和冲突。这个故事就发生于城市与森林、清醒与睡眠、真实与梦幻之间。走进魔法森林,便仿佛闯入一场纷乱的梦境,神秘、寂静,却也隐藏了激情、焦虑等太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而古老繁华的城市,则代表了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冲突。在《仲夏夜之梦》中,从严肃的雅典城到无拘无束的森林,莎士比亚从未停止制造混乱和变化,既有“戏中戏”,也有既定人物关系的打乱。而这些变化,始于月夜、止于黎明。
作为国家大剧院首度制作的莎翁经典话剧,《仲夏夜之梦》着力对莎士比亚原著文本进行深度梳理,回归经典的同时与时代语境相呼应。舞台上的70根“木棍”,符号化地呈现出空间的流动性。在城市部分,木棍的放置突出规律和秩序,而一旦进入森林,木棍、月牙形的台板等则突出自然和随意。舞台上的“变化”无所不在,既为表演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观众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留白......
演出时间:2017年5月11日19:30
演出地点:北京喜剧院
报名条件: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
2.对话剧艺术感兴趣的同学优先
3.能完成好由活动主办方交代的相关任务
报名方式:
有意愿观看此次演出的同学,请发送报名信息(主题:大北农文化之旅圆梦计划第五期报名+姓名+性别+学院+班级+电话+是否经济困难学生;正文:对本场演出的期待)至邮箱:cauwhhdzdzx@163.com (5月11日上午8:00截止)
工作人员对报名信息筛选后,通过短信告知报名成功同学,如若没有收到短信,则报名失败。
注意:如果报名成功但不来取票的同学,或者取完票不去观看演出的同学将取消后续参加本项目所有活动的资格。谢谢合作。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