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察成就|观浙里繁荣 延良渚遗风

发布日期:2022-08-19 访问次数:

       7月23日至7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观浙里繁荣,延良渚遗风”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杭州市余杭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

图一 良渚古城遗址前小队全员合影

    为了深入学习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小队前往了良渚博物院、良渚遗址公园和老虎岭遗址公园进行了实地研习。

    良渚博物院志愿者王雪松带领小队成员参观了展厅并进行讲解。从“水乡泽国”到“文明圣地”再到“玉魂国魄”,小队追寻着良渚先民们开辟沃野,种植水稻,养殖家畜的身影,惊叹着制陶、纺织、治石、琢玉等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在良渚遗址管理区委员会李力行的带领下,小队去往了良渚遗址公园和老虎岭遗址公园,实地感受了良渚王国作为一个文化族群,遗留给后世的不灭的精神财富。良渚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环绕中心的城市规划,良渚先民勇敢、创造、和谐的精神品质,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一直传承至今。成员们也对“良渚,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这一句高度凝练的话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与更深刻的感悟。

    除了实地研习外,小队还有幸访谈了良渚文化志愿者杜丽云、良渚文化志愿者总队队长梁中平、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刘斌教授、良渚博物院副院长黄莉。小队成员们得知,良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生产消费的赋魅互动双赢的局面已经初现雏形,良渚也正在努力成为多元包容的文化阵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当然,也从一个个具体困境中深切地体会到了保护与传承良渚文化的任重道远。

图二 小队访谈刘斌

    实践的最后一天,小队去往良渚街道新港村村委会参加“观浙里繁荣 延良渚遗风 话未来共富 ”的主题座谈会。与会人员主要有新港村、港南村、纤石村、荀山村等各村的村干部,良渚街道干部,团工委代表,“悦青春”研学小组成员,各村乡贤和实践小队全体成员。

    会上,小队先对他们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大致的汇报,接着,村干部也给小队介绍了各村的概况。村干部讲道,自从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以来,对于古城保护上升到新的高度,目前,2020年良渚遗址总体保护性规划启动修编 ,给良渚遗址北面八村村庄规划带来发展契机。推行良渚遗址北面八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一是在文物保护规划的新体系下,能对文化保护特定单元的详细规划编制试点;二是能促使世界遗产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深度融合,发生美妙、壮观的“链式反应”。

    之后,与会人员主要就发展多层次乡村旅游业、建立长效的精神文化吸引机制、推动落实保护型发展、应对疫情常态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港南村以儿童公社、水杉绿道为其特质;新港村发展休闲体育,喊出“运动新港”的口号;石桥村的农业服务中心正在成为一个集旅游、农业体验、粮食服务的综合体……在良渚街道的统一指挥工作下,北面八村分别规划定位、错位定位,打破了“同质化”的藩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大旅游格局的互动双赢日渐形成,农文旅结合的发展形式在多番尝试下日趋丰富。

    座谈会圆满结束后,小队成员和一些老村干部、乡贤、村庄引进人才去往楼上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交谈,队员们得知,村庄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迷失之殇,老村干部和乡贤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村书编纂这一“抢救性”工作。通过交流,队员们有了新的启发,也都意识到,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的磅礴推力,这推力植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三 座谈会合影

    正如他们的队名——“观浙里繁荣,延良渚遗风”,中国农业大学的这七名来自浙江的学生,正在以中国大地为课堂,积极以青年视角见证家乡发展变迁,努力作为代言人传播家乡特色,用青春奏响时代的昂扬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