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录入

发布日期:2020-08-04 浏览次数:

一、志愿团体系统规则限制

1.志愿团体中“团体统计”,导出下级联络团体,每三小时只能导出一次。
2.志愿团体中“运行中项目”,导出成员,每三小时只能导出一次。3.志愿团体中“我的成员”,导出成员,每三小时只能导出一次。4.志愿服务时长记录,24小时之内,志愿者只能记录一次服务时长。

注:请在记时备注中描述志愿者服务时间段,如:2019-12-1上午8:00-9:00慰问养老院

二、志愿者、志愿团体帐号的规则

1.根据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要求,保护志愿者、志愿团体信息不被泄露,系统限定用户名和密码不能一致,如遇到这类情况请重新找回密码。

2.志愿者、志愿团体用户名规则:用户名长度6~20个字符,以字母a~z(不区分大小写)开头,且只能由字母、数字0~9组成。

3.用户名可以是全部拼音,为了方便记忆一般建议用户名为姓名拼音(全拼或简写)加生日或出生年份或手机号码等。

4.志愿者、志愿团体密码规则:密码长度为8~20个字符,且必须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0~9和字母a~z「区分大小写」组成)。

注:密码和用户名不能一样,如遇此类情况请重新找回密码。

三、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的问题

1.请真实准确为参加服务的志愿者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2.禁止出售、购买志愿服务时长,一经查实,该服务时长将被标记为“非法购买”,该志愿团体将被禁用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相关人员或企业单位行为将提交全国信用系统,将被列入全国失信名单中。

3.欢迎举报虚假记录或买卖志愿服务时长行为,系统举报邮zgzy125@163.com

4.根据《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有行政管理权,如遇到违法违规等问题,根据条例第五章法律责任,可直接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投诉。

四、不允许作为志愿项目发布的活动

1.参与者在工作时间内参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如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参与社区日常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工作时间下沉社区参加抗疫日常服务。

2.单位或学校内部有明确制度要求的活动。如内部团建、资料整理、日常值班、工作会议、班级卫生清扫、主题班会、实验室清洁、学校值日、协助老师、学生会工作等。

3.与参与者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如业委会选举、班级互助学习、阅读图书、社会实践、单位实习、课题调研、参加会议、观看影片、参观场馆、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体验、文化交流等。

4.公益目的不纯或不明确的活动。如团建过程中捡拾垃圾、旅行过程中看望困难群众,会议讲座、聚餐、祈福、演出排练、演唱会、充当节目录制观众等。

5.不便于统计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活动。例如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转发公益宣传内容等。

6.参与者获得补贴金额远大于当地志愿服务补贴标准的活动。如某地志愿者补贴每日最多不超过50元(含交通、餐费、通讯补贴),但实际补贴100元。

7.违反志愿服务时间记录规定的活动。例如捐款50元记录1小时,捐衣服1件记录1小时,捐书2本记录1小时,承诺完成某项任务给予记录时长,奖励时长等。

五、志愿服务时长记录方式

在志愿项目中,给志愿者一次最多录入50小时。

首次录入时长≤10小时,只能在24小时后为该志愿者再次录入时间;

10小时<首次录入时长≤20小时,只能在48小时后为该志愿者再次录入时间;

20小时<首次录入时长≤30小时,只能在72小时后为该志愿者再次录入时间;

30小时<首次录入时长≤40小时,只能在96小时后为该志愿者再次录入时间;

40小时<首次录入时长≤50小时,只能在120小时后为该志愿者再次录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