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发展青年代言——山东个人小队赴泰安市肥城市潮泉镇柳沟村探究产业融合与“山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0-08-31 访问次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乡村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构筑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根本路径。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潮泉镇柳沟村,坐落在翦云山山脚下,山林面积6000亩,山林覆盖率超过95%。该地林果业较为发达,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因而走上了产业融合乡村旅游业发展之路。


08.09 华枝萧谢遗独秀,来路春满去时秋

 2014年8月2日,随着柳沟村乡村旅游形式向好,“柳沟村农家乐一条街”项目启动。在肥城市旅游局的支持下,柳沟村25户农家乐顺利完成“双改”,成为该地乡村旅游的一大“保障”。然而渐渐地,村民们发现客流量及消费水平远远不够,供过于求的窘况使大部分店面纷纷关门,如今只剩尹先生一家。

 “五一、十一旺季能翻桌,淡季就处于半营业状态。如果说要改造翻新,首先卫生得过得去,再加点别的创意,我看有的农家乐在房顶上都建了小院儿。但是进一步发展很难,没有精力,老一辈也不支持。”尹先生的妻子如是说。

08.10朱晶碧玉满枝头,几分欢喜几分愁

 和当地很多老人的境遇一样,张奶奶有着在市区安家落户的儿孙,同时也坐拥老两口几乎打理不过来的果园。“俺外孙在济南上大学,女朋友也可好了,平时给小孩辅导功课一月就一两万,家里这活就不值得干了。”在谈论子孙优秀的同时,张奶奶也在担心自家的果园,“俺儿子回来,摘个花椒不带手套不行,这些活,读过书的还真不一定能干。”

8.10廊桥溪涧印苔痕,花香鸟语叩朱门

 下午来到翦云山景区内,看过彩云湖、肥子鼎、看过白墙黛瓦青石板……不得不说可谓大饱眼福。然而任何事情要发展、要出彩就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显然同质化的美景无法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翦云山景区仍面临着“景物单一、缺乏体验感和精神文化内涵、无产业产品创收”等问题和危机。


08.11一朝执事廿八载,山青民富水长流

 村支书刘兴泉年近古稀,支书做了28年,二十八年来,带领村民修路、种树建水利,最后找到了适合这个山村的发展道路: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林果种植业,当问及当地品牌特色时,他严肃地讲“我们这周边坚决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环境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品牌特色。”提到村里致富的经验,村民们毫不犹豫地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08.12知是百斛明珠富,哪想早岁世事艰

 十几年前,村里倡导作物调整,将种粮食改为栽种果树。面对村民们的踟蹰不前,村两委从泰安请来专业的种植技术员,对村民进行培训,同时又联系各地收购林果的客商,解决了种植经验和销售渠道的问题。拔了树苗种麦子这类现象再也没有发生。


08.14车马畅行阡陌间,溷轩池宇换新颜

 柳沟村曾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94年修路的时候,全村只有一辆自行车,现在仅轿车就有156辆。新农村建设又给村民带来了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天然气、太阳能、消防栓、消毒柜……生活舒心、富足。


08.15百亩茗香十里家,闲教春水漫煎茶

 茶叶喜湿怕涝、喜温怕寒,多年前的“南茶北引”让一批茶树在这个北方温暖湿润的山村扎了根。时隔多年,这早已成了柳沟人自己的茶。村中成立柳沟茶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园200亩,并注册了“泰山柳沟茶”商标。

 “家乡发展,青年代言”,离开此地十余年的我,在校团委“脱贫攻坚·青春建功”实践活动的鼓舞下,重回此地,得以探索近十几年来其林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缘起与相互作用机制,看到成果背后各个主体的努力,从而认识到并肩负起时代青年的责任。

 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是怎样的?外来资本项目入驻是否能真正惠及农村?与工业化几乎脱节的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老一辈的乡土情结会无疾而终还是代代相传?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探索,而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不一定至关重要但至少坚定真实的一步!

                                                                     人文与发展学院 发展191 赵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