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济南、汉中、苏州三地基层公共卫生现状调查”实践概述

发布日期:2020-08-12 访问次数:

 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是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我国基层公共卫生现状,响应中国农业大学共青团的号召,2020年8月1日至8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陕鲁苏公共卫生调研实践小队在济南、汉中、苏州三地进行了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有农学院的陈源泉教授担任导师,来自动医191的周舒雯同学、计算181的彭驿钦同学、农学专业的郑玉玲同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李泽晨同学、车辆193班的刘瑛旭同学、经济193班的闫玥同学组成小队成员,参与实践。

 一、“云”调研

 苏州地区的调研由周舒雯同学负责。在实践时间内,她走访调研了苏州市社区医护工作者、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防疫工作情况以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防疫措施。社区医护工作者要摸排社区内疫区返回人员并进行隔离、宣传防疫、消毒知识;乡村防疫站主要控制村民的外出活动,对进出村人员进行登记;医院则会对所有进入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需要住院的患者及陪同家属还被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济南地区的调研由李泽晨同学负责,他主要调研了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和济南市市中区乐山小区街道办事处,询问他们面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在疫情爆发之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们在接到上级通知之后立刻做出响应,启动一级预警,取消休假全员上班。医护人员每日上报体温,所有人必须持有健康码才能进入医院,住院患者及家属进入医院也需提交酸检测报告已是常态;社区立刻组织防疫人员封锁小区出入口,建立防疫检查点,还在第一时间用了测温热像仪等仪器,尽快准确的完成检测工作。

 汉中地区的调研由郑玉玲同学负责,她主要调查了巴山镇卫生院、巴山镇乡村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在控制疫情方面所做的工作。巴山镇卫生院在疫情期间主要起到测量体温,详细登记输入输出等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卡点和预检分诊的初步防控的作用。抓好村居住人员健康管理,动态监管好辖区内来宁返宁人员,组织村医每天对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乡村医生们在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之后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外地归家人员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并上报,对想外出人员进行劝阻、解释;给村民发放84消毒液,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等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则需要保证社区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并确保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状况。

 二、“云”推广

 采取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及时分享实践动态,呈现疫情下陕、鲁、苏三地公共卫生体系调研成果,并对防疫知识进行科普宣传。

 每日文字及图片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由刘瑛旭同学负责,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并编辑推送文案由彭驿钦同学负责,公众号的运营管理工作则由闫玥同学负责。

 本次社会实践,不同以往的线下实践,而是采取云调研云推广的形式,内容不再仅仅拘束于单一的地方。通过对济南、汉中、苏州三地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疫情现状,分析每地突通的公共卫生现状,并对其进行调研总结,最终得出完整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基层公共卫生现状调查报告。在实践过程中,每个成员各司其职,使得本次社会实践得到顺利完成,同时每个成员也在其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陈源泉教授在我们拟定实践方案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给出的确切指导,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本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