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1-20 浏览次数:
谈及科技,老人家们很难成为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印象。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老人对时代的适应也愈加艰难。为了帮助老人更好地融入信息科技社会,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开展了夕阳再晨项目。在此项目中,一大批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学子化身晨日,每周五下午到达八家嘉园小区,教夕阳老人学习现代科技产品,为他们带去温暖。其中周佳怡学姐成为了志愿者中优秀的晨日。
晨日与夕阳的缘起
在谈到是什么契机让周佳怡学姐加入了夕阳再晨项目的时候,学姐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是了解到的这个项目的途径;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则是参与这项志愿活动的初心;想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为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作出贡献是参加这项志愿的动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怀着一颗赤诚的真心,周佳怡学姐成为了一名夕阳再晨项目志愿者。
晨日陪护夕阳
“我们为难以追上信息科技时代步伐的老人们创造了一个学习电子科技产品的温馨课堂”周佳怡学姐如是描述夕阳再晨项目。当然,除了日常课堂结合一对一模式的使用智能手机和软件的教学外,他们还会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们做纸灯笼一类的小手工,教老人们一些行之有效的养生小技巧,既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助于帮助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周佳怡学姐分享了一件难忘的事。有一位高龄老人,每周都会来培训。某次课上志愿者们用这位老人的手机作示范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待到下一周进行志愿服务教学时,志愿者们发现这位老人的微信聊天记录还是只有上一周的示范消息。心酸的感觉从学姐心底涌现。突然,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夕阳再晨项目不是单一的将老人与科技结合的桥梁,还是给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带去活力、陪伴、快乐的光芒。
面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活动中固然会遇到困难。记忆时间短等原因会致使老人们总反反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一个按键使用可能需要教半个小时,但是周佳怡学姐始终微笑,耐心地一次次为老人解答,其他志愿者亦是如此。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的老人会戴着老花镜,眯着眼,一点一点地做笔记,或让志愿者帮忙把步骤记下,回家也要练习,活脱脱就是一个个可爱好学的“小学生”。
晨日的收获
奉献爱心,勇于付出,一定会收获意外的馈赠。除了志愿服务本身带来的经验和体验,周佳怡学姐收获最多的是幸福感。她陪伴老人,看见老人学会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幸福,也就如此简单。再者,她收获了动力。年过半百的老爷爷老奶奶知道自己在时代中的劣势,仍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青年人,更应该热情澎湃地学习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学姐陪伴在老人身边,真正体会到老人所处的环境,同时思考明白 “有些老人会缺乏陪伴,我们还是要多陪伴老人,给予老人们心灵上的关怀。”
晨日光芒相传
整个采访过程中,周佳怡学姐一直在传递一些对志愿萌新的真切希望。
作为一名夕阳再晨项目的志愿者,能做的不只是教老人使用智能科技产品,更需要做的是把心与老人靠在一起,对这些科技世界里的求知者,精神世界里的孤独者多一份耐心,少一丝不耐烦;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嫌弃;多一刻的陪伴,少一分的别离。作为一名志愿者,学姐告诉我们,做志愿服务时如果怀着一颗真心为他人着想的话,你会发现自己能把这件事做得很好;做志愿的初心——帮助他人不可以变,你认真去做,收获到的不会少。
杲杲晨日光,明暖真可爱。悉心共陪护,夕阳可再晨。给老人多一些陪护,这不应该仅仅只是周佳怡学姐的切身感悟,而应该成为当下每一个青年人亲身践行的事。感谢学姐的付出,也相信在未来,夕阳再晨项目会在新鲜血液的浇灌下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