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新闻动态
图片报道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基层之声
青年大学习
活动视频
团委文件
志愿服务
活动报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测试栏目>>基层之声
基层之声  
【基层之声】资环学院开展青年学习——曲周精神,传承永久
发布日期:2019-04-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字号:[ ]

4月12日15时,曲周大型舞台剧《天绿》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新闻报告厅上演。此次表演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共曲周县委员会和曲周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演员均来自邯郸市东风剧团。资环学院的老师与学生们带着对资环学院老前辈石元春先生的敬意以及对曲周的亲切之情,来到现场观看演出。

 

《天绿》以京剧与念白穿插交错的艺术形式细致地讲述了1971至1978年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系教师郑德春及其带领的一批中青年农业专家不畏艰险,坚信科学,来到当时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曲周县张庄村改土治碱,最终在黄淮海平原上开辟出了一片绿地的故事。本次演出共两个小时,在场学子深受感染,掀起了资环学院师生对曲周精神的讨论热潮。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161班 赵辛

话剧伊始很形象地演绎出曲周人民曾经面对盐碱地时的无望,荒凉、贫苦、落后包围着他们,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一切都在以郑德春为首的中青年农业专家们的到来得到了改变。他们与干部群众一起,历尽千辛万苦,顶着各种压力,终于找到了盐碱治理的中国经验,让这世代荒凉之地变成了一片绿洲。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曲周精神,一种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坚韧品质,努力钻研的科学精神。责任、奉献、科学、为民,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曲周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伟大精神。”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161班 任姝琳

观看了演出后我对曲周精神和科学家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农大人和曲周人心连心,共同践行科学治理的精神让我感动。回顾这段历史,我更加理解了科学家奉献自己,攻坚克难的决心,这让我热血沸腾不已。而我需要做的,不仅是深刻理解曲周精神,还是将这种精神传播给身边的人。我知道许多农大学生对于曲周还很陌生,说起来就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带动大家一起奉献科学,造福人类。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161班 钱云

话剧带给我的震撼是久久无法平复的,这与之前停留在他人叙述与文字描述的曲周故事还是不一样的。老一辈农大人远离家庭和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面临着艰苦的环境与村民不信任的目光,他们挺过来了,如今通过话剧,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终于仿佛真实地走过了他们的一生。作为一名后来人,老师们的言行将长久地潜移默化着我们,我们也以他们的选择而感到骄傲;如今我们身为新时代的一批资环人,心中也要时刻保持着对国家复兴、为人民幸福的责任感,从小方面,学好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与农业结合的优势,从大的方面,将实践与科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162班 孙嘉珺

曲周精神在一代代农大人身上传承、弘扬,作为一名农大学子,了解到老一辈农大人的艰苦卓绝,内心为之深深的震撼。“新时代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我们党中央新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作为一名农大学子,我想我们目前能够为了新时代的绿色发展做出的努力,就是刻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专业系统,为继承和弘扬曲周精神,推动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不断续航。

 

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162班 徐梓楷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在曲周历史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响应民众需求和社会号召的一份责任与担当。身临新时代,当做新青年,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新青年”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声震寰宇,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100年后的今天,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新时代。面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身为青年学生,我们自当在崭新的时代里珍惜资源、珍惜时光、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更应当把专业知识、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结合起来,让寒窗苦读的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184班 董舒妍

《天绿》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能够与民同甘共苦、为人尽己之所能的知识分子形象,带给了我良多感触。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像郑德春老师一样的人,仍旧奋斗在我国的环境治理第一线,他们或也曾经历过当地的风霜洗礼、也曾遭到过政治上的打压,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坚持着在贫瘠的土地上书写人的历史。受其精神鼓舞,我虽无法立刻前往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于基层、扎根于人民,但我也明白了我现在的任务应当是专注理实并重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争取有朝一日能像在曲周实验站的前辈们一样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161班 王姝纯

当把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故事搬到舞台上时,我再一次明白了曲周精神的含义。原来责任奉献科学为民这八个字的背后,有着农大老师毅然将户口本交给村长一心治碱的决心,有着即使老百姓不能理解也要坚持科学真理的信仰,有着忍耐着和家人分离,独自为了曲周大地现新貌而奋斗的孤独寂寞,有承受着上级的打压,无人理解的压力和悲痛…承载了这一切的曲周大地,在群众的支持和老师的坚守之下,终是"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他们让曲周的土地上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绿色,让百姓结束了饥肠辘辘的盐碱岁月,吃上了小麦玉米,过上了好日子。在我看来,“天绿”的含义便是这大无畏的曲周精神感动了上天,震撼了大地,为白茫茫的曲周画上绿色的生机。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161班 朱劲

《天绿》给我们回顾了一段历史,一个发生在曲周大地上的“奇迹”。从千年盐碱地到如今的万亩米粮川,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难以想象。教授们的刻苦钻研成就了曲周的良田,也真正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我们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曲周的乡亲们被他们的行为感动后,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根治盐碱的战斗中的那一幕,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片大地创造了一个奇迹!作为农大学子,牢记“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勉励自己继续前行。

 

 

18级硕士气象班 于瑶

看了《天绿》演出,首先就是被艺术家们的表演情绪感动到,饱满的情绪总是更能把我们带到故事里面去。读过这样一句话,学英语也许不是很酷的事情,但坚持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或许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只能做成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甚至抛家舍业,只为了所谓的责任、理想,可是假使时光能够倒退,我们还是会坚持同样的选择。所以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想我们自己,这一辈子最想做成什么事,并为这个目标努力。坚持下来,这真的很苦,但更酷。

 

18级硕士气象班 毕玉婷

通过舞台剧这一表演形式,重温了曲周改土治碱的苦难历史,形象的反映出曲周人民和农大师生战天斗地、改土治碱的精神风貌,不仅再现了中国农大的曲周精神,还弘扬了不畏艰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讴歌了中国知识分子扎根基层、扎根人民,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幸福做出的巨大贡献。演员的生动表现打动了我们现场所有的观众,也给我们带来的深深的思考,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志存高远,锤炼意志,使曲周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为始终引领农大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18级硕士气象班 王宁

《天绿》这部舞台剧弘扬了中国农大曲周精神,重温曲周人民和农大师生怀揣梦想、艰苦奋斗、改土治碱的苦难历史,体现了中国农业大学各位教授为曲周、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农大学子,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曲周美好明天贡献全部力量。

 

 

18级硕士土资班 李晓燕

天绿向我们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改碱治土的情景,在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堪忧的情况下,科学家们为了让当地的老百姓吃饱饭,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令人敬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科学家们在面对亲情与帮助老百姓、解决科学问题的大爱精神前的艰难抉择,父母年迈,亲人远离,陪伴自己的是一个口琴,在母亲与妻子来给自己过生日时,看到生活条件差,母亲潸然落泪,千里迢迢带来儿子爱吃的食物。这种伟大的母爱,科学家不惧辛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8级硕士科技小院班 叶松林

正如科技小院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模式一样,把科学与奉献结合在一起,我们具备了责任、奉献、科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曲周是我们国家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黄淮海平原盐碱综合治理可谓是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农业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农业问题层出不穷,且不是单纯农学所能解决的,作为农科学子在我们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更要培养各方面素质,牢记“曲周精神”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立足农村生产一线做创新,真正把农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携手其他学科老师同学一起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18级硕士科技小院班  靖梦华

话剧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整个剧情相当真实和丰富,演员演的很棒,观看过程中,我完全置身其中,仿佛亲身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样。我能感受到曲周人们想要治好盐碱地的迫切渴望,却又没有办法的无奈。中农老师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老师们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扎根曲周更是给曲周人民打了一季强心剂,他们与农民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治好盐碱地,使曲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我印象最深的是郑德春老师毫不犹豫的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扎根农村与农民艰苦奋斗的决心,不管遇到农民的误解还是遭到上级的反对也不退缩,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用自己的知识与努力克服重重困使大家信服。如今作为科技小院的一员,我感到特别荣幸和自豪,一方面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为农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

 

资源与环境学院专职辅导员 孙钰

今天和全校师生一同观看了专场演出《天绿》,十分感动、深受教育,作为一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我觉得这是一堂特别有温度、特别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温度在于用我们师生自己的故事讲述了农大人情系乡土、报效国家、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意义在于用我们师生的智慧和奉献诠释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我们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接力棒代代相传,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田野间。我也会在自己学生工作的岗位上,践行这种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舞台剧《天绿》将前人们在曲周艰苦奋斗、坚持科学的故事生动地重现在了全校师生眼前,资环学院也一直践行着郑德春老师一切为了土地、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资环人不断向郑德春老师学习,为曲周乃至各个农村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永久传承下去。相信资环学院的同学们一定能够继承郑老先生的精神,在今后理实并重,像奋斗在曲周改土治碱的资环前辈们一样,为造福一方水土乃至造福全国农民贡献一份力量。

摄影:顾恬玮 曲周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